“社長,你們合作社今天又賣了多少錢?”“不多,2萬元,你們社呢?”“要多你們點,2萬出頭。”9月15日,在貴州省大方縣鼎新鄉辣椒收購點,大方鴻雙農業管理有限公司又一次前來收購辣椒,盯著出貨單上的金額,前來交售辣椒的各村合作社負責人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辣椒産業只是該鄉主打産業之一。近年來,該鄉以大黨建為統領,通過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運營管理,按“支部引領、産業鋪路、群眾致富”的發展思路,結合實際,做大做強辣椒、刺梨、食用菌三大産業,在110平方公裏的彝鄉苗地,催生了紅、黃、白“三色經濟”。
鼎新鄉村民採摘刺梨。李蕾 攝
紅色辣椒領航起跑
步入鼎新鄉廣袤的田間地頭,紅綠相間的萬畝辣椒基地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忙碌的椒農們穿梭其中,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沉醉其中。
“在支部的引領下,我們合作社流轉土地3200畝種辣椒,從覆膜到辣椒移栽已帶動300余戶500多人增收,平均每戶務工工資在1.8萬元以上,有10多戶工資在3萬元以上,目前正是辣椒成熟的季節,又以每斤4角的工資聘請80余人採摘,平均每天能採摘16000斤,每天要開出6400元的工資。”新場村辣椒基地負責人羅勇介紹。
“我共計流轉15畝給合作社,從覆膜之初,我就給合作社打工,每天有80元收入,到現在為止,都有幾千塊錢的收入了!”正在採摘紅椒的大井村高爐組村民郭太秀開心地説。
合作社辣椒連片種植基地採摘正酣,散戶種植地塊裏亦是熱鬧非凡,種植戶們頂著火辣的太陽,熱火朝天採摘辣椒。
“我家今年種植辣椒3畝,每畝能夠收獲2000公斤左右,按收售價每斤1.1元計,能賣6000余元,比種玉米劃算,明年我將擴大辣椒種植面積。”常寨組椒農李文華説。
今年以來,鼎新鄉堅持黨建引領做強産業的發展思路,把辣椒産業作為富民增收和脫貧攻堅的有力措施,採取支部領辦、黨員帶頭、企業帶動的發展模式,採取“訂單式”種植方式,規劃種植辣椒10000畝,其中連片6000畝、散種4000畝。為推動辣椒種植工作有序開展,該鄉提前謀劃,科學育苗,成立辣椒種植産業技術服務專班、銷售工作專班,解決了技術與銷售問題。
萬畝訂單辣椒將給椒農帶來2000多萬元的收入,為鼎新鄉“辣”出一條脫貧路,“椒”開一朵致富火紅花。
鼎新鄉村民在編織辣椒。李蕾 攝
黃色刺梨一枝獨秀
如果説濃鬱的辣香令人血脈賁張,那酸中帶甜的梨香瞬間就讓人爽心不已。剛踏出五一村常寨組的辣椒基地,一股淡淡的芳香迎風吹入心田,令人心曠神怡。尋味而入,映入眼簾是路上肩坎上、路下梯壟上,一個個個頭飽滿、金燦燦的刺梨壓彎了枝頭,果民們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茂密的枝葉中,將成熟的刺梨採摘下來。
“今年雨水充足,刺梨外形大,口感好,我種了13畝刺梨,畝産1860斤左右,合作社按每斤1.3元收購,估計收入3萬多元,以前這些生長在路邊的野果果,哪個曉得能賣好價錢。”一大早,該村常寨組李書傑就請了12名村民前來幫忙採摘刺梨。望著漫山遍野的黃刺梨,李書傑喜滋滋地説。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加快全鄉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幅提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鼎新鄉立足資源優勢,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在五一、新場、大井、興啟四個村發展3800刺梨産業,幫助群眾增收。與此同時,項目實施村黨支部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多元化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入大方金維寶刺梨開發有限公司,為刺農解決種植技術及銷路的後顧之憂。
“還不到中午12點,我就摘了120斤,估計摘到下午,怕會摘300來斤呢,合作社按每斤4角錢付我們工錢,有120元的收入。”常寨組村民陳蘭菊開心地説。
五一村刺梨種植合作社管理人員王凱扳起手指頭向筆者算了一筆賬:今年的刺梨結得很好,每畝産量1860斤左右,3800畝刺梨總産量達700萬斤,訂單以每斤1.3元進行收購,可實現産值910余萬元。除去支付給群眾的採摘費200余萬元外,果農可收入700余萬元。
該鄉林業站負責人楊亮介紹:下步,將充分利用退耕還林政策及石漠化治理項目,引領更多的村民栽種刺梨,讓大家積極參與到這個‘帶刺的甜蜜事業’中來,為鞏固脫貧成效和實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鼎新鄉洞中養菇。李蕾 攝
白色姬菇異軍突起
返鄉創業大學生、預備黨員楊臣,在支部引領下,慧眼識寶,利用天然溶洞,發展姬菇洞養殖。
沿著新修的水泥步道進入長豐村爛壩組天然溶洞內,一排排整齊的菌棒、一朵朵乳白色躥出菌包的姬菇,與鐘乳、石筍的交相映襯,白中乏灰,格外耀眼。數十名工人穿著整潔的工作服,有條不紊地採摘、裝箱……
楊臣説:“利用天然溶洞發展平菇種植,解決三大難題:一是溶洞溫度保持在14-18攝氏度之間,一年四季都是恒溫,解決了夏天持續高溫造成平菇減産的問題;二是利用溶洞發展平菇,解決了土地資源連片整合難的問題,降低了生産成本;三是溶洞面積大,沒有其他外來物的浸染,不受任何病蟲害的幹擾等,解決了菌棒易爛的問題。”
經過不斷發展,姬菇種植規模達50萬棒,年銷售上入500余萬元。基地以“支部+村集體+農戶”模式,帶動農戶了62戶134人加入了姬菇種植産業。姬菇産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的主導産業之一。
“楊臣邀請我們來這裏工作,每天工資90元,算上今天,我與老伴在這裏已幹了42天,工資加起來就是7560元,而且工作地點就在家門口,中午還能抽空回家喂牲口呢。”正在溶洞忙碌著採摘姬菇的長豐村爛壩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懷慶説道。
而在風景村,村民何政林于2019年投入資金240萬元,從東北引進了全套自動化設備和液體菌種技術,建成了日産1萬袋食用菌菌包的生産線,當年11月就投入生産,目前已生産了冬蓀、姬菇等各種菌包150萬袋,實現銷售收入可達450萬余元。食用菌産業異軍突起,成為了鼎新鄉又一大支柱産業。
“下步,我鄉將加大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運營管理,在繼續鞏固辣椒、刺梨、姬菇産業的同時,對已種下的魔芋、皂角、中藥材、花椒等産業進行科學管護,突出示范帶動,以點帶面,實現‘三色産業’向‘滿園春色’轉變。”鼎新鄉黨委副書記高志如是説。(李蕾)
"辣的" - Google 新聞
September 16, 2020 at 05:00PM
https://ift.tt/3iHsg7W
大方:揭秘鼎新村民致富的“三色經濟” - 新華網貴州頻道
"辣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3nJX5C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大方:揭秘鼎新村民致富的“三色經濟” - 新華網貴州頻道"
Post a Comment